澳大利亞聯邦貿易投資部長史蒂芬·喬博(Steven Ciobo)12月6日向國會做年度外國投資報告,全面概述澳吸引外資的國別來源狀況,并重點提及中國赴澳投資的增長趨勢。其報告內容日前披露。
一、外資在澳投資最新圖景
根據喬博所做報告,2016年澳大利亞新吸收外國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簡稱FDI)1124億澳元;截至2016年末,外國在澳直接投資存量(The Stock o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in Australia)達到7961億澳元,較上年末凈增加625億澳元。在制造業、采礦業等澳洲支柱性產業當中,約50%的投資存量來自外國直接投資。喬博坦陳,外資對于澳經濟發展和創造就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目前,美國依然穩居澳洲最大直接投資國地位,美國投資占澳外資直接投資存量的24.5%,全澳每35個就業崗位中就有一個來自美資公司。在投資存量方面,緊隨美國之后的是日本、英國、荷蘭和中國。
喬博將日本在澳投資形容為“數十年來澳日關系的核心支柱”,并稱“來自日本公司的投資促推了澳成長為一個礦產和能源超級大國,并培育發展了一些重點出口產業。 而澳日之間的長期鐵礦、煤炭及天然氣出口合同和相關投資更促成一批項目的開發建設”。根據其報告,2011年至2016年的六年間,日本對澳直接投資存量增加近8成,達到909億澳元。目前日本企業對澳投資的興趣還在不斷增長,并且正在向數字技術、基礎設施和金融服務等領域拓展。
報告顯示,2016年末,英國在澳直接投資存量在上年基礎上增加4.9%,達到679億澳元,同期荷蘭增加5.3%,存量達到504億澳元。根據報告,若將歐盟國家在澳投資合并計算,則存量合計達到1648億澳元,約占外國在澳直接投資存量的21%,幾乎與美國持平。
二、中國對澳投資所占比重尚小
喬博指出,相比之下,中國對澳投資盡管起步比上述國家都要晚,但近些年發展速度卻非???。中國在澳直接投資存量從2005年微不足道的水平,僅用十余年時間即猛增至2016年末的419億澳元,但從比重看,中國占各國對澳直接投資存量的比例僅為5.3%。
喬博認為,隨著中國經濟增長由投資拉動型轉向消費拉動,中國企業赴海外投資模式也在發生變化,體現在赴澳投資上,則顯現為從原先集中于礦產和能源轉向了基礎設施、農業、旅游和服務等更多領域。
喬博還特別提及,德勤會計事務所年內發布的中國在澳投資的研究報告稱,預計至2033年澳旅游業市場將翻四番,中國公司對酒店和基礎設施的投資“將為澳大利亞旅游業做出重大貢獻”。
值得關注的是,由于澳國內輿論今年以來對于外資進入房地產、公用事業和農地等領域產生諸多爭議,喬博所做報告中再次表達了在相關領域“從緊”的態度,稱已對外國購房者實施了更加嚴格的規定,提高了農地投資的透明度,并提出立法措施確保重要基礎設施的國家安全,同時依托稅務部門嚴厲打擊跨國避稅等。但喬博仍強調,“澳將繼續歡迎具有強勁生產力的外國投資,因為它帶來了許多實實在在的好處?!?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