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ACB News報道,人口老齡化已促使醫療保健行業成為澳洲規模最大且增長最快的經濟部門。2020年前澳大利亞人口年復合增長率為1.7%,但75歲以上人口增長率預計達到3.3%;預期壽命水平上升也意味著晚年醫護需求的增加。
另一方面,據澳政府2015年3月發布的相關報告,非人口數量因素將成為人均醫療支出增長的最大促動因素,這包括居民收入上升、慢性病和共病癥負擔加重、技術進步和預防性醫藥支出意愿增強等。
“我們活的更久,希望過的更好,這值得多花錢”,更多老年人表示。
與退休金和醫療系統不同,在澳大利亞,老年護理服務運轉責任主要落在公共部門上,然而居民自付部分正在以更快速度增長。據瑞銀2015年的研究提示,澳洲居民養老資金的74%(95億澳元)由聯邦政府提供,52億元由居民自付,未來三年兩部分支出的增長率分別為5.6%和12.6%。
老年護理需求主體的經濟實力和支付能力的不斷提升也是老齡產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因素。到2030年澳洲老年人約占到總人口的19%,但預計將持有47%的居民財富。澳老年護理金融局(ACFA)估計,到2023-24年度,全國將需要新增76,000個老年護理床位,增幅41%,相當于未來十年每個月都要新增6家含100個床位的養老院。
澳國民銀行(NAB)在最新發布的《洞察老年護理行業報告》中指出,聯邦與州政府的出資能力有限,這將需要私營部門發揮更大的角色,以加大老年護理服務供應,保障高質量服務及價格可負擔性。
目前在澳洲,非盈利運營者,如宗教、慈善與社區團體為老年護理服務主要提供方,占有59%的市場份額(按床位計),州級和地方政府提供5%的服務,其它36%份額由盈利性機構,即私營企業占據。
澳洲老年護理行業有著很高的監管水平,人口老齡化則支撐需求不斷上升,基本面十分強勁。設立時間較久的老年護理機構中排隊等候的顧客名單不斷拉長,同時新的機構也不斷涌現。事實上,投資界正愈發關注老年護理領域的機遇,并促使行業競爭日趨激烈。
過去12-18個月內有三家老年護理集團在澳掛牌上市,無論是盈利還是非盈利機構,養老領域并購、整合和合伙活動都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據澳國民銀行(NAB)跟蹤統計,有超過24,500個床位更換所有方,平均交易價達到每張床168,000澳元。
中國醫療保健市場-澳企機遇所在
澳國民銀行報告指出,中澳自貿協定下,中國現允許澳洲老年護理企業在中國設立獨資分支,包括開辦醫院和醫護中心,這將給澳洲老年護理運營商帶來機遇。
2014年中國人口約達14億人,僅有194萬位執行醫師和助理醫師,醫療機構為950,297家,包括23,170家醫院,而私營醫院不足1萬家。對澳洲眾多醫療服務供應商而言,中國擁有巨大的潛在市場。
中國人口老齡化趨勢更趨明顯——據中國政府預計,到2050年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數量將達5億。人口老齡化為政府、醫療系統、社會服務和文化傳統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澳大利亞在養老護理服務方面擁有幾十年的經驗,并且提供世界級的產品、服務和專業技術,在協助其他國家應對人口老齡化所帶來的挑戰上取得了諸多成功。
中澳養老服務業契合點諸多,譬如中國的老齡護理需求迅速增長,老齡護理服務企業需要大量護理員工來發展業務,澳洲方面可提供護理資質證書培訓課程以吸引優質的護工并形成高質量的老齡護工隊伍等。
例如,澳大利亞“皇家澳洲頤養服務”(RDNS)于兩年前進入中國養老護理服務市場,與南京鐘山職業技術學院共同設立的合資企業。今年9月又有消息稱,受澳洲麥格里資本支持的中國老年人護理公司(China Senior Care)正計劃于今年底或明年初在中國東部城市杭州的開設其在中國的首家養老院。這家定位于中國富裕階層的養老院預計設有64個床位,每月費用為1萬澳元(4.5萬元人民幣),提供24小時的醫療服務。據悉,麥格理資本于去年11月對China Senior Care進行了投資,并預計會幫助這家公司進行再融資。
【欲延伸閱讀澳國民銀行(NAB最新發布的《洞察老年護理行業報告》,請點擊鏈接】
http://business.nab.com.au/health-in-focus-aged-services-insights-13269/